当前位置:首页  学术预告

学术讲座—太阳能驱动的化学反应研究

时间:2024-11-26浏览:10设置

讲座题目太阳能驱动的化学反应研究
主办单位生物与化学研究院
联合主办单位
讲座人徐东升讲座人
职称
正高主持人郑婵
讲座类型自然科学讲座对象全校师生时间2024-11-27 09:00
地点材料学院433会议室




徐东升,1982年武汉大学本科;1998年北京大学理学博士;2000年-至今,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兵工协会咨询专家,国防领域专业组专家,中国化学会纳米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防化研究》杂志编委。主要从事特种光电功能材料、太阳能光热催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金属二次电池等高效能量转换体系物理化学研究。共发表包括Nature Energy、Angwen. Chem. Int. Ed.、JACS、Adv. Mater.等在内的SCI论文17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参编英文论著4本,连续多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曾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02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0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05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07年)、教育部长江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4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8年)等。
讲座
主要内容
1、电化学制备准一维半导体材料阵列的新方法。 准一维材料的取向生长及形成有序阵列对于实现其器件应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该研究方向在2000年以前仅少数几例通过模板合成方法获得有序纳米线阵列的报道,且获得的纳米线存在结晶度低以及组成难以控制等问题。针对当模板合成中化学溶解去除模板后由于毛细管张力而导致有序阵列结构塌缩的现象,将超临界干燥技术引入到纳米线阵列的合成中,消除了毛细管张力的影响,获得了在导电金属基底上完全不塌缩、自支撑的有序纳米线阵列。 2、从低维材料的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出发,发展出一系列结构可控的微纳分级结构材料,深化了对材料构效关系的认识。 材料纳米化所带来的新颖的物理化学效应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然而,纳米化的负面效应如颗粒之间易团聚、缺陷增多、体积密度较低等往往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其本征性能与实际效能之间差异较大。借鉴传统材料设计中的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思想来研制结构可控的微纳分级结构材料,深化了对材料构效关系的认识。提出了一种两步电沉积新方法,实现了ZnO纳米棒在ZnO纳米片和棒上的分层次生长。制备出具有优异光催化活性的单晶TiO2纳米线、暴露大量高活性的四方柱状锐钛矿相纳米棒,并实现对TiO2晶面与晶相结构的调控。 3、高效太阳能电池器件的结构设计及性能调控规律研究,二次电池材料的结构设计和新电池体系研究。



返回原图
/